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爱思小说网 > 女频言情 > 朱允熥朱允炆退位让贤小说全文免费阅读

朱允熥朱允炆退位让贤小说全文免费阅读

朱允熥 著

女频言情连载

”“那日在朝堂上出手打了舅姥爷,也是万不得已而为之,是为了救他。”“可舅姥爷心中却未必会体验我。”“今儿要是真打了你,我心里也不忍,不管怎么说,你都是我亲舅舅啊。”“这世上哪有外甥打舅舅的道理呢?”“可我若是不打你,皇爷爷便会以为,是我鼓动勋贵子弟和军中将领出来站队,威胁朝廷。”“那我可就是死路一条了!”“储君之位,无论如何也不会给我。”常升忙道:“不会啊,你公开争储君之位,陛下不也没有惩罚你吗?”朱允熥摇头道:“那不一样。”“我向皇爷爷讨要,给与不给,都在皇爷爷一念之间。”“皇爷爷想给,那便给;不想给,那就不给。”“结果如何,最终都是他老人家乾纲独断。”“可你们站出来,为我摇旗呐喊,性质就大不相同了。”“大明江山,到底是你们做主,...

主角:朱允熥朱允炆   更新:2024-11-17 13:03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允炆的女频言情小说《朱允熥朱允炆退位让贤小说全文免费阅读》,由网络作家“朱允熥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”“那日在朝堂上出手打了舅姥爷,也是万不得已而为之,是为了救他。”“可舅姥爷心中却未必会体验我。”“今儿要是真打了你,我心里也不忍,不管怎么说,你都是我亲舅舅啊。”“这世上哪有外甥打舅舅的道理呢?”“可我若是不打你,皇爷爷便会以为,是我鼓动勋贵子弟和军中将领出来站队,威胁朝廷。”“那我可就是死路一条了!”“储君之位,无论如何也不会给我。”常升忙道:“不会啊,你公开争储君之位,陛下不也没有惩罚你吗?”朱允熥摇头道:“那不一样。”“我向皇爷爷讨要,给与不给,都在皇爷爷一念之间。”“皇爷爷想给,那便给;不想给,那就不给。”“结果如何,最终都是他老人家乾纲独断。”“可你们站出来,为我摇旗呐喊,性质就大不相同了。”“大明江山,到底是你们做主,...

《朱允熥朱允炆退位让贤小说全文免费阅读》精彩片段




“那日在朝堂上出手打了舅姥爷,也是万不得已而为之,是为了救他。”

“可舅姥爷心中却未必会体验我。”

“今儿要是真打了你,我心里也不忍,不管怎么说,你都是我亲舅舅啊。”

“这世上哪有外甥打舅舅的道理呢?”

“可我若是不打你,皇爷爷便会以为,是我鼓动勋贵子弟和军中将领出来站队,威胁朝廷。”

“那我可就是死路一条了!”

“储君之位,无论如何也不会给我。”

常升忙道:“不会啊,你公开争储君之位,陛下不也没有惩罚你吗?”

朱允熥摇头道:“那不一样。”

“我向皇爷爷讨要,给与不给,都在皇爷爷一念之间。”

“皇爷爷想给,那便给;不想给,那就不给。”

“结果如何,最终都是他老人家乾纲独断。”

“可你们站出来,为我摇旗呐喊,性质就大不相同了。”

“大明江山,到底是你们做主,还是皇爷爷做主?”

“是由你们决定拥护谁为储君,还是由皇爷爷决定立谁为储君呢?”

常升想了想,觉得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。

但一转念,又不解道:“可此事是咱们做的,跟你没关系啊。”

“更何况,咱们其实也没有要威胁陛下的意思,也万万不敢啊!”

“怎么和我没关系呢?”朱允熥道:“不是我做的,那就是我不能驾驭你们,将你们约束好。”

“比如你直呼二哥的姓名,不尊献王殿下。在皇爷爷的眼中,要么是我不尊敬兄长。”

“要么,就是我管不了你,管不了勋贵子弟和军中将领。”

“皇爷爷就不可能将大明江山托付于我。”

常升恍然大悟,跳了起来道:“有道理!”

“咱大明江山的继承者,必须有足够的威望,一言既出,千军万马,无不听从。”

“你的威望确实不足。”

他拍了拍脑袋,道:“你是想借给舅舅打板子的名义,树立起自己在勋贵子弟和军队将领中的威望吗?”

“好主意!”常升翘起大姆指,道:“陛下若是看到咱们勋贵子弟和军中武将,都对你心服口服,唯命是从,必定会认为你才是最适合继承大明江山的人。”

“那就拿我来开刀吧!”

常升撩起衣服,直接趴在地上。

“打吧,舅舅屁股上肉厚,还挨得住!”

朱允熥一怔,连忙走过去问道:“舅舅,你真没事吧。”

常升一脸无畏:“没事,男子汉大丈夫,区区一顿板子,算得了什么。”

“你尽管令人打,我保证不哼一声。”

“只要能提高你的威望,帮助你夺得储君之位,舅舅吃点苦,受点罪,又有何妨?”

朱允熥露出感动无比的模样,道:“舅舅对我真好。”

“不过,今日你可不仅要挨板子,还得受训斥,以后还必须按我今日说的办。”

“那是自然。”常升道:“我今天挨打,就是为了让那群勋贵子弟和军中将领,日后都对你言听令从。你再吩咐几件事,我带头做遵从。


但袁珙却坚定无比,直言“以我的相术,绝不会看错”。

……

后来,朱棣又多次试探,考验,袁珙都看得极准,这才让朱棣相信了他出神入化的相术。

今日来朱允熥府上拜访,便特意将袁珙也带了来。

看面相测朱允熥的深浅,虽不见得一定准确,或许也能参考一二。

听到朱棣发问,袁珙却是苦笑着摇头。

“我这一生,相人无数,却从不曾见过似他这般面相之人。”

朱棣一惊,忙道:“莫非他真有天子之相?”

袁珙轻轻摇头,道:“看不出,看不出!”

“请燕王殿下恕罪,他的面相,草民看不出来。”

“奇怪,奇怪,真是奇怪!”

“按理来说,世间就不该有这般面相的人。”

“他本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上。”

朱棣与姚广孝对视一眼,皆默然不语。

“阿弥陀佛!”

姚广孝念了一声佛号,道:“世间奇人不计其数,总有不能看透之人,也无须小惊大怪。”

朱棣点头道:“是了,我这个侄子,倒真是一大奇人。”

“要不然,也做不出在朝堂上公然向皇帝索要储君之位,索要大明江山这等千古未闻的奇事。”

“却不知道,咱们此次的手段,对他能否有效?”

“他真的会听信我的话,去对付蓝玉吗?”

回想起刚才与朱允熥见面时的种种,朱棣也不由得暗暗称赞。

朱允熥的言谈举止,较之寻常十几岁的少年,却是要聪慧太多。

以前一直将他忽略了。

“这是阳谋!”

姚广孝笑道:“殿下将陛下要对付蓝玉的消息告诉他,再请他一起铲除蓝玉,他答应也好,不答应也罢,进退皆不行。”

“若他真的帮着殿下,一起铲除蓝玉,那便是自断其臂。”

“没有蓝玉、常升等一干军中将领和勋贵子弟的支持,他在朝中便再无任何势力,独木难撑。”

“大位之争,从此与他无缘!”

说什么只要铲除了蓝玉,老朱就会封他为皇太孙,那当然是骗人的鬼话。

老朱确实是忌惮以蓝玉为首的外戚武将勋贵势力过大。

但这不等于他要立一个没有任何人支持的储君。

权力从来就不是天生的。

大义名分能起很大的作用,却不能决定一切。

所以,当老朱准备让朱标继位的时候,就要帮朱标培养一整套嫡系人马。

若他要培养其他继承人,也会同样如此。

孤家寡人,没有自己的一套班子人马,掌控不了大明江山!

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,大明的统治慢慢深入人心,以后的继承人便不再需要。

但至少,对于一个初创的王朝而言,还不行!

朱允炆有文官集团的支持。

朱允熥的根系,自然就是武将与勋贵们了。

自断根系,又如何还能执掌大明江山呢?

“就算他识破了殿下的用意,也无关紧要。”

“殿下已经将陛下有意收拾蓝玉的消息,透露给他。”

“若他再将消息告诉蓝玉,那便是包庇亲戚,违抗圣意。


“比秦王晋王年少的时候,可听话多了。”

“老大在九泉下有知,也该瞑目了!”

老朱心里高兴,精神也抖擞起来。

又问道:“熥儿呢?”

“吴王搬出东宫后,有一干勋贵子弟和军中将领前去道贺,其中以开国公为首……”

蒋瓛一五一十,将常升如何聚众去吴王府,如何送礼,乃至与朱允熥之间的对话,以及被打了板子的事,都详详细细说了一遍。

“哈哈哈哈!”

老朱听完,拍掌大笑。

“熥儿这孩子,做得还真好啊!”

“既教训了常升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浑小子,又让他心服口服,还维护了与炆儿的兄弟情谊,好啊,好!”

“咱一直担心,咱殡天之后,后世子孙会驾驭不了那群开国将帅,如今看来,倒是有点多虑了。”

说着说着,他的眼眶中竟有些湿润。

自从朱标死后,老朱便在计划着,该如何屠戮以蓝玉为首的一干开国功臣将领。

在此之前,他也曾杀过李善长,胡惟庸等功臣。

可那不一样。

一方面,涉及到君权与相权之间的争夺,他不能退。

另一方面,自建立大明以来,朝中官员将领多为淮西人,他们也拉帮结派,打击其他官员,将整个大明朝堂弄得乌烟瘴气。

老朱身为皇帝,必须要扭转这种状况。

实际上,老朱骨子里是一个很重情谊的人,忘不了曾经帮助过他的老乡。

他也和项羽一样,不愿锦衣夜行,想衣锦回乡,炫耀自己的成就。

故而,才将一干乡亲都封官加爵,全部供养起来。

至于跟着打天下的淮西功勋集团,自然就更不用说了。

可同样,为了江山稳定,老朱杀他们的时候,也没有丝毫的犹豫。

现在,当他准备再次举起屠刀的时候,老朱却其实是有点犹豫的。

蓝玉等将领,本来是他给太子朱标留下的班底。

如果不是朱标身死,就算蓝玉再骄横,老朱也不会杀。

但为了大明江山,老朱哪怕再不舍,也狠得下心。

自古成大事者,绝不可能心慈手软。

老朱靠一只饭碗起家,以乞丐之身夺得天下。

他的心,绝对足够硬,也足够狠。

可人非草木,孰能无情?

毕竟也是多年一起共事的人,如果能够不杀,那老朱又何乐而不为呢?

从朱允熥身上的,老朱看到这样的希望。

他虽然年少,但似乎还真有办法,能驾驭得了那群勋贵子弟,功臣悍将!

“在此后的几日,吴王殿下……”蒋瓛的声音慢慢低了下去。

皇帝陛下如此高兴,他不想让其生气发怒。

“怎么啦?”老朱察觉到蒋瓛的声音变化,当即追问道。

蒋瓛只好接着说道:“太监赵瑞帮他找来了一群歌女舞姬,还有小时候玩的器件儿……”

老朱微微皱眉:“难道他就因此而整日沉醉于温柔乡里?”

他的语气骤然提高了许高,狠狠道:“这个赵瑞,该杀!”

旋即,又放缓了声音。

“少年慕艾,也是难免的事。


朱允熥告辞离开。

前脚刚走,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便走进了小院,向老朱恭恭敬敬的递上来一卷画。

老朱接过来,展开一看,正是之前朱允炆和朱允熥两兄弟谈话的场面。

画卷旁边,还用小字清楚写着两人间的对话。

若是朱允熥能看到的话,一定会惊讶无比。

因为上面所记录的谈话内容,一个字都不差。

老朱细细看了一遍,脸上的神色平淡,没有任何变化。

“陛下,微臣就先告退了!”蒋瓛行礼道。

“你对于今日之事怎么看啊?”老朱忽然开口问道。

扑通!

蒋瓛双腿一软,重重跪了下去。

“陛下,微臣万死也不敢议论皇孙啊!还请陛下宽恕!”

他拼命磕头,身体都在颤颤发抖,似乎吓得不轻。

“行了,不用磕了。”

老朱一拂手道:“难得你有自知之明,咱家也不为难你。”

蒋瓛顿时喜欢望外,连忙再磕了一个头。

“谢陛下!”

“要是朝廷里的官员,都能像你这么懂事就好了。”

老朱道:“今天退朝之后,咱就收到了许多封弹劾熥儿的折子。”

“看这架势,恐怕后面还有更多吧。”

他的语气骤然严厉,恨恨道:“咱的孙儿,也是他们能随便弹劾的吗?”

“你去查查,这件事都是谁在带头鼓噪,有没有人在背后指使?”

“记着要暗中调查,不能打草惊蛇。”

蒋瓛忙道:“微臣遵旨。”

朱元璋又道:“还有,今晚带人随熥儿去查抄朴家,你……”

……

……

……

从皇宫出来,朱允熥坐在马车上,想着今日与老朱的谈话。

他现在算是卷入储位之争了。

而这种事情,再是凶险不过。

稍有不甚,就会身败名裂,甚至是人头落地。

即使老朱不对他下狠手,但是,别人呢?

而且,老朱表现出来的态度……

帝心如渊,还真是太难揣测。

今夜让他带锦衣卫去抄家,也不知是何用意。

抄个家而已,锦衣卫直接就能办了,又何须他这位皇孙亲自带队。

要说给他办差锻炼能力,抄家又能锻炼什么呢?

朱允熥不由得陷入了沉思。

……

夜幕降临,秋风瑟瑟。

今日刚下过暴雨,此际却早已雨去云散,月挂高枝。

数百名锦衣卫举着火把,整齐肃然而立。

身披飞鱼服,腰挂绣春刀,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杀气。

蒋瓛站在最前面,拱手道:“启禀三皇孙,锦衣卫已准备好了。”

朱允熥点了点头,道:“那就开始行动吧。”

大队人马当即出发。

此时的金陵城,入夜之后,按惯例会宵禁。

街道上没有其他行人。

几百名锦衣卫走在空荡荡的街巷里,响起踏踏踏的脚步声,显得极为萧杀。

朱允熥的心,也开始微微有些紧张,还有稍许的兴奋。

无论是前世还是原身的今生,他都没有执行过这样的任务。

在天黑之后,带人去抄家,却不知会不会遇到什么阻碍。

他心中胡思乱想着,一路前行,直到看见两扇紧闭的黑木大门,

大门上方,挂着一幅横匾,上面写着两个大字——朴宅!

蒋瓛下令道:“分出人马,包围这座宅子,不要让朴家的人逃了。”

得到命令的锦衣卫立即分出了一半人马,将朴府前后左右,皆团团围住。

随后,一名锦衣卫上前,拍打大门。

不会儿,“吱呀”一声,有人从里面打开了门,探出一个约摸是年岁过半百的脑袋。

他似乎睡得刚醒,朦胧睁眼问道:“谁啊?怎么大晚上还敲门,不知道宵禁吗?”

呼啦!

他的话还未说完,那名锦衣卫已猛然用力强行推开了大门。

“锦衣卫奉旨抄家,有反抗者,杀无赦!”

蒋瓛大喝一声,一干锦衣卫如潮水般涌入朴府。

不一会儿,朴家的人便被全部找了出来,拉到院子里。

有白发苍苍的老人,有还抱在怀里的婴儿,还有约摸三五岁,以及七八岁的孩童。

变故来得太突然,孩子们受了惊吓,不由得啼哭起来。

但很快就被家长捂住嘴巴,不让他们哭出声来。

朴家人丁不少,除了自己的族人,还有许多丫鬟仆役小厮。

足足上百人口,将院子里站得满满当当。

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,这些人的眼神内,尽是惊恐和不安。

“朴家与倭寇勾结,狼狈为奸,祸害百姓,为恶不计其数。”

“今奉陛下旨意,着即刻将朴家所有家产抄没入官。”

“朴家所有男女老少,全部下狱。”

蒋瓛话音刚落。

人群内,忽然有一名青衣汉子猛地暴起。

“哗!”

清脆的刺空声,划破了黑夜中的宁静。

火光照耀下,朱允熥的瞳孔内,便看到一道闪光,向着自己的胸前袭来。

“不好,是飞镖!”

他不由得大惊失色。

虽然看到了,可没有受过训练的身体,却根本来不及做任何反应,眼看就要被飞镖刺中。

就在这时。

旁边的蒋瓛动了。

只见他一个疾步向前,拦在了朱允熥的前面。

与此同时,绣春刀骤然出鞘,“叮当”一声,手起刀落,击开了飞镖。

反应之敏捷,出手之快速,让一旁的朱允熥看得目瞪口呆。

不愧是锦衣卫指挥使,手底下果然有几分真功夫。

蒋瓛的动作没有停顿。

他举着刀,往前直冲而出,正对着那名发出飞镖的青衣人。

速度快若闪电,攻势有如迅雷。

青衣人的身形刚动,想要闪避,便被一刀刺中。

咔嚓!

鲜血喷洒而出。

青衣汉子倒在了血泊中。

“朴家负隅顽抗,不仅不认罪伏诛,还暗藏杀手,公然行刺三皇孙殿下,罪同谋逆,锦衣卫听令,杀无赦!”

蒋瓛高声喊道。

“刷刷刷!”

一连串的拔刀声响起,数百名锦衣卫齐刷刷地拔刀。

火光照映冷冷的刀面,反射出耀眼的光,闪烁不止。

“杀!”

锦衣卫呼喊着,一齐冲向了朴家的人。

“咔嚓!”

“咔嚓!”

“啊……”

“啊……”

鲜血四溅。

哭喊声,惨叫声,彼此起伏。

老人,少女,婴儿,妇孺,孩童……朴家上下,所有人,都在四处奔命逃窜。

却又在锦衣卫的刀光下,化作了亡魂。

眼前的一幕宛如人间地狱,修罗杀场,直看到朱允熥心惊胆颤。

前世的他,生长在红旗下的和平岁月。

从小到大,连一只鸡都不曾杀过。

虽然也曾在电影电视中看到过杀人,但与现场直击带来的冲击感,完全不可同日而语。

血花飞溅,肢横遍野,哀嚎声不断。

朱允熥站在那里,静静地看着。

几名锦衣卫持刀围在他的四周,将他保护得严严实实。

好几次,朱允熥忍不住闭上了眼睛,不敢去看。

却又一次次强迫自己打开。

他要直面这个世界的残酷!

这才能真正融入封建社会。

扫清不必要的心理障碍。

渐渐地,朱允熥瞳孔深处的恐惧一点点褪去,怜悯和不忍也慢慢消失。

他慢慢变得麻木,眸子内不再带丝毫感情色彩。

直到最后一个朴家人倒下。

朱允熥双眸内的麻木也不见了,目光中只剩坚毅与冷漠。

他握紧拳头,默默转身回头。

“将朴家搜查干净了,每一块瓦片都要仔细翻遍。”朱允熥下令道。


谁知道吴王殿下拿来玩的东西,竟然真的有大用啊!

这能怪他吗?

吕氏却不分青红皂白,狠狠地打了他一顿。

若非还要他来继续监视吴王,只怕这条命,就当场彻底交待了。

此际听到朱允熥要重赏自己,他哪里敢接受!

消息再传到吕氏耳中,那他还能活命吗?

“你是本王府中的人。”

朱允熥将茶杯放下,轻声说道:“只要你不首鼠两端,胳膊肘往外拐,那么,除了本王,便没有人能打你的板子!”

“至于你的家人,本王也可以将他们接到王府,以后替王府办差,那便谁也动不了。”

“若你还是执迷不悟,宁死也要替别人卖命。”

“本王哪天心情不好,随便寻一个理由,将你活活打死,绝对没有一个人来为你喊冤。”

“何去何从,你自己好好想想吧。”

他的话音方落,赵瑞便重重磕头,大声哭泣道:“殿下,奴婢愿誓死追随殿下,从此不敢再有二心。”

“否则,便教天诛之,地灭之,教我全家都不得好死!”

朱允熥的嘴角边,不由得浮起一抹笑意。

“这么快就决定了,不好好考虑一下吗?”

“殿下,奴婢考虑得很清楚了。”赵瑞道:“其实从派到殿下身边第一天,奴婢便明白,日后奴婢的身家性命,都系于吴王殿下一身。”

“就算是帮着吕妃娘娘,搬倒了吴王殿下。”

“可奴婢始终是吴王殿下身边的人,吴王殿下被治罪,奴婢也会被跟着治罪。”

“吕妃娘娘绝不会承认奴婢是她派过来的“奸细”,更不可能施手相救。”

“害了殿下,其实也就是害了奴婢自己。”

“这个道理,奴婢心里明白得很。”

“可吕妃娘娘的命令,奴婢也不敢不从啊!”

“若吴王殿下不弃,愿意收留奴婢,庇佑奴婢的家人,奴婢愿以死相报!”

朱允熥轻轻点头。

这个太监赵瑞,倒真是一个聪明人,对于这些,心里竟跟明镜儿似的。

不错!

朱允熥对赵瑞越发欣赏起来。

“只要你忠心侍主,本王自是不会亏待你。”

“你今天晚上就出去,连夜将你的家人接入府中来吧。”

连夜接人一是趁吕氏不备,二来也可以看出赵瑞是不是真心投效。

“谢殿下,奴婢这就去办。”

赵瑞喜不自禁,连连再磕头,强忍着屁股上的痛意,一拐一拐地走了出去。

就在这时。

外面又有人来报。

“启奏殿下,燕王求见!”

朱棣来找我了?

朱允熥心中一动,连忙道:“快请!”

随即自己也起身,前去迎接。

朱棣毕竟是他的叔叔,在这个讲究礼法的时代,还是要给予足够的尊重。

至少面子功夫要做足。

“侄儿拜见四叔!”

一见到朱棣,朱允熥便十分热情的行礼。

朱棣挽着他的手,道:“熥儿何须这般客气。”

“你封了吴王,我本该早些来道贺,耐何这几日,有些俗务缠身,一直拖到今日,才得了空闲。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