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爱思小说网 > 现代都市 > 精品阅读毒士:仅凭一计,轻松拿捏当代女帝

精品阅读毒士:仅凭一计,轻松拿捏当代女帝

星星子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古代言情《毒士:仅凭一计,轻松拿捏当代女帝》,讲述主角高阳宋青青的爱恨纠葛,作者“星星子”倾心编著中,本站阅读体验极佳,剧情简介:“好一个以工代赈!”徐玄机毫不掩饰自己的夸赞。这个思路,他们以往根本没有想过。龙椅上,武曌一双美眸看向高阳。高阳的这一番话给她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思路。朝廷并不只有赈灾一条路。还可以以工代赈!百姓处于天灾之下,为了生存,可以很廉价的出卖自己的劳动力。这个做法看似对百姓残忍,十分毒辣,但实......

主角:高阳宋青青   更新:2024-08-09 10:11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高阳宋青青的现代都市小说《精品阅读毒士:仅凭一计,轻松拿捏当代女帝》,由网络作家“星星子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古代言情《毒士:仅凭一计,轻松拿捏当代女帝》,讲述主角高阳宋青青的爱恨纠葛,作者“星星子”倾心编著中,本站阅读体验极佳,剧情简介:“好一个以工代赈!”徐玄机毫不掩饰自己的夸赞。这个思路,他们以往根本没有想过。龙椅上,武曌一双美眸看向高阳。高阳的这一番话给她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思路。朝廷并不只有赈灾一条路。还可以以工代赈!百姓处于天灾之下,为了生存,可以很廉价的出卖自己的劳动力。这个做法看似对百姓残忍,十分毒辣,但实......

《精品阅读毒士:仅凭一计,轻松拿捏当代女帝》精彩片段


一时间,高峰有些担忧,忍不住看向高阳。

高阳满脸淡然,目光看向王忠和崔星河,“我想问王将军和崔状元,乃至整个朝堂弹劾本官的诸公一个问题。”

“临江城粮价在本公子离开之前便跌到了七十文一斗,外地粮商涌入,本地粮商抛售,粮价甚至能跌至五十文一斗。”

“但即便是五十文一斗,相比整个广阳郡的粮价堪称低价,但真就所有百姓买得起吗?”

“朝廷又有那么多的粮来赈灾吗?”

一时间,群臣瞳孔一缩,一阵无言。

事实上天下每次大灾,都要饿殍遍地,首先死的便是买不起粮食的百姓。

一百文一斗和五十文一斗,对这些最底层的灾民,并没有太大的区别。

因为这一批百姓压根就没钱买,或者钱不够撑过整个灾期。

他们只能等着朝廷赈灾!

而庞大的灾民,朝廷虽然下旨赈灾,但国库哪有充裕的粮食?

只能先死一批,再赈灾助百姓活下去。

国库没有充足的粮食,这是根本原因!

但莫说是现在,哪怕是数百年来,都没有很好的办法。

这是残酷的现实!

高阳淡淡道,“一味地开仓放粮,只能延缓灾民的死亡。”

“百姓找不到工作,赚不到钱,这才是根本原因,更何况一味赈灾之下,会有诸多百姓每天等着赈灾粮的救济,国库粮食根本不够。”

“真正的手段,当是以工代赈,让百姓有活干,有钱赚,如此才是上上策!”

“以工代赈?”

伴随着高阳的一番话,整个金銮殿的群臣全都陷入了思考。

就连武曌的目光也扫了过去。

“何为以工代赈?”大乾丞相徐玄机好奇问道。

高阳目光看向徐玄机道,“大灾年间,最底层的百姓没有银子,买不起粮食,但他们却有劳动力。”

“故此,臣斗胆提出翻修县衙,但其目的并不是压榨百姓,而是想让临江城内的各大富商看到,天灾之下,老百姓为了一口吃的,愿意十分低廉的干活。”

“一点点银钱加上管一顿饭,百姓便十分感恩。”

“若各大府衙,富商接连出手,只要临江城的粮价趋于稳定,那么就能令相当一部分灾民撑过去!”

“这便是以工代赈!”

随着高阳的一番话响彻金銮殿。

崔星河满脸震惊,丞相徐玄机满脸动容。

“好一个以工代赈!”徐玄机毫不掩饰自己的夸赞。

这个思路,他们以往根本没有想过。

龙椅上,武曌一双美眸看向高阳。

高阳的这一番话给她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思路。

朝廷并不只有赈灾一条路。

还可以以工代赈!

百姓处于天灾之下,为了生存,可以很廉价的出卖自己的劳动力。

这个做法看似对百姓残忍,十分毒辣,但实则却是一条救民之策!

武曌的目光带着惊叹,一双眸光充斥着满意。

王忠忍不住的沉声道,“可纵然是以工代赈,高大人何必如此压榨百姓,十文一天,未免太苛待了!”

大乾百姓一天劳作的收入大概在三十文到一百文。

这个工钱,已经压的很低。

足以堪称压榨了。

一时间,诸多目光齐聚高阳身上。

崔星河闭了闭眼,一言不发。

他只觉得这王忠太过愚蠢,这不是给高阳出风头的机会吗?

高阳回头看向王忠,嘲笑道,“王老将军若不懂民生,大可不必开口,适当的沉默并不丢人,总比贻笑大方要好。”


林老顾不得心口翻涌的气血,他擦了擦嘴角的鲜血道,“这场争锋,还远没有结束!”

“外地粮商能压低粮价,但仅仅七日的时间,必定没有那么多的粮食,县衙粮仓装的也全是沙子,只要我等同心协力,恪守底线,粮价哪怕只回到一百文一斗,我等还是能大赚!”

“但若是我等抛售,那临江城可真就完了!”

林老看向其他三位家主。

三人对视一眼,齐齐点头。

钱家家主豪言道,“林老此言有理,这等拙劣的计策在我等眼中,简直漏洞百出!”

“我临江城四大家族同进同退,只要我等拿住粮食,这场争锋未必输!”

“老夫这就回府下令,不准一粒粮食流入市场!”

“告辞!”

钱家家主说完后就大踏步离开。

韩家家主和赵家家主也齐齐拱手,“林老放心,我四大家族情同兄弟,如何会做这种损人不利己之事!”

“告辞!”

几人纷纷离开。

林老注视着他们的背影,眸光深邃。

林府管家出声道,“林老,我这就去吩咐林家的铺子,一文不降!”

管家刚说这句话,林老就一巴掌扇了过来。

啪!

“蠢货!”林老骂道。

管家捂着脸,整个人都被打懵了。

“林老……”

林老训斥道,“老夫不卖,他们偷偷卖怎么办?

“到那时,等待老夫的就只有破产一条路。”

“先下手为强,后下手遭殃。”

“明面不卖,私底下以最快的速度卖,给老夫以九十文一斗的价格,不,以八十七文一斗卖出去!”

管家满脸震惊,“八十七文一斗卖出去?”

林老点头, “这笔粮食要是砸在手上那可就亏大了。”

管家瞪大眼睛,匆匆去办。

林府外。

马车内。

钱家家主坐在马车内冷笑着,“回府,谁特么不卖谁是傻子!”

“七天的时间,鬼知道临江城内涌入了多少外地粮商,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出手。”

钱家家主眼神闪烁。

他花费了太多银子,几乎整个钱家的粮仓都装满了。

今年他可以熬,但明年呢?

大乾连续几年大灾大旱,谁敢保证明年不是丰年?

一旦是丰年,粮价正常也就三十文附近,到时候可真就惨了。

一时间,临江城四大粮商表面上都表示都不卖,但私底下各自卖的飞起。

林府。

当林老听到这个消息时,他满脸暴怒。

“这几个王八蛋,老夫就知道他们靠不住,得亏老夫也留了一手,否则还真就完了!”

“传我令,林家各大米铺全部随之降价,哪怕是亏本,也得给我往外卖,这场争锋,是老夫输了!”

林老眼神复杂。

他纵横江湖一辈子,但没想到最后却败在了秦羽的身上。

他根本赌不起了,一旦临江城的粮价稳定下来,他必遭雷霆之灾。

明年一旦不是灾年,那整个林家百年积累将毁之一旦!

他,绝不能是家族罪人”

伴随着四大粮商的下场,临江城的粮价再次迎来暴跌。

短短一个时辰的时间,就从九十三文一斗直线跳水到八十文一斗!

这已经比崔星河的八十二文一斗,还要便宜两文钱!

而最恐怖的是,从两百二十文一斗的价格跌至八十文一斗,仅花费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!

“报!”

“启禀大人,临江城粮价已低至九十文一斗!”

“报!”

“启禀大人,临江城粮价已低至八十六文一斗!”

“报!”

“启禀大人,临江城粮价已低至八十文一斗!”

“报!”

“临江城粮价已低至七十五文一斗!”

县衙内,高阳正抿着茶。


临江城,县衙。

“报!”

“大人,前来买粮的百姓之中多了一些陌生面孔,他们争相买粮,并且是大手笔购买,甚至从中起哄称粮仓无粮,扰乱民心,还请大人速速决断。”

白师爷看向杜江,面带惊慌的说道。

杜江沉着脸道,“这必定是四大粮商从中作梗,临江城粮价大跌,他们首当其冲,这才疯狂扫荡,想要维持屯粮垄断!”

“临江城粮价可降?”

白师爷摇头,“大人,属下一直派人盯着,各地商铺并无动静,现在尚未降价。”

“尚未降价?”杜江脸色愕然。

杜江眸光凝重:“这可如何是好,照四大粮商的实力扫荡,粮仓内的粮食只怕很快售空。”

“若是令百姓知道,势必引发新的恐慌,传令下去,将这些别有用心的人丢出去,放慢速度卖粮!”

高阳从县衙后院走来,他淡淡道,“他们巴不得引发骚乱,如此做,倒是成全了他们!”高阳目光冰冷,“本官忽然改了主意,他们财大气粗,既然要扫荡,那就给他们。”

“本官倒要看看他们能吃下多少。”

杜江满脸愕然,“什么?”

“大人,若是照此速度,只怕一天不到就会被四大粮商扫空!”

“临江城的其他粮商还在观望,粮价依旧还是天价,如此多的百姓和四大粮商,使不得啊。”

高阳淡淡道,“商贾观望,这是天性。”

“开仓放粮,只是计划中的第一步。”

高阳将目光看向上官婉儿,“即刻封锁城门,码头,命城外将士押送“粮食”入城,进入粮仓,胆敢靠近这批粮食者,就地格杀!”

“务必要让全城百姓目睹,有源源不断的粮食进入临江城!”

“一切按照步骤做,临江城一日之内,粮价必跌!”

“只要将粮仓内的粮食控制在一天之内,让市面上的粮食降的更低,这就算赚了!”

“市面上的粮食,他们扫不完的。”

“按照本宫说的做,放货!”

杜江满脸恍然。

她和上官婉儿抱拳领命,纷纷走了出去。

高阳眸光冷冽。

他能制定整个临江城的规则,上辈子从未有如此美妙的开局,四大粮商也敢和他掰掰手腕?

上官婉儿骑着高头大马,带着宫中禁卫,一路来到临江城城门。

他高举宋青青御赐的金字令牌,面色冷冽。

“见此令牌,如陛下亲临!”

“即刻起,封锁城门,一粒粮食不得出城!”

“否则,杀无赦!”

城门将士见到令牌,纷纷跪下。

“谨遵陛下旨意!”

“取路刺来,一粒粮食不得出城!”

紧接着,上官婉儿又亲自带着一支军队押着连绵不绝的粮车进入临江城,朝着粮仓行驶而去。

所有百姓亲眼目睹这一幕,眼睛都亮了。

尤其是粮仓前正排着几百米长队的百姓,更是满脸动容。

“粮食!”

“这是朝廷的赈灾粮到了!”

百姓激动万分,人群之中的陈胜也满脸震惊。

赈灾粮到了,临江城的粮价真要跌了!

上官婉儿派人将这一批“粮食”运进粮仓,她冷声道,“陛下有旨,广阳郡大灾,特批十万车粮食前来赈灾,这是运往临江城的第一批粮食,尔等人人有份,要多少有多少!”

百姓全都泪流满面。

“陛下没有忘记我等,陛下万岁!”

“陛下万岁!”

“……”

林府。

“什么?”

“陛下动用了十万车的粮食前往广阳郡赈灾,全城百姓目睹第一批“粮食”送入粮仓?”

林老满脸震惊,忍不住的骂道。

“这帮蠢货,这根本就不是粮食,里面必定是装的土或者沙子!”

“这点小伎俩也想欺骗老夫,简直天真,给我全力扫荡,等粮仓内的粮食没了,我看他如何收场,满城粮商不是傻子,不会信的!”

林老表情阴鸷,状若疯狂,再也没有先前的淡定。

三大粮商也有些后悔没有过早抛售大赚一笔,相反现在骑虎难下!

但事已至此,只能咬着牙。

“我等必定竭尽全力,共进退!”

县衙内。

“报!”

“还有人分批大笔买粮!”

高阳坐在柔软的椅子上,抿了一口茶。

他淡淡道,“他们要,那就继续卖,全卖!”

杜江咬牙道,“按御史大人的吩咐做。”

白师爷立刻飞快下去。

高阳站直身子,伸了一个懒腰对杜江道,“杜大人,随本官换个便装,一起出去逛逛!”

“真正的好戏开场了!”

杜江和上官婉儿面色震惊,“粮价要暴跌了?”

高阳淡淡点头,“踩踏,开始了!”

“大势倾轧,在这等大势面前,四大粮仓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!”

与此同时。

临江城各大粮商全都陷入了惶恐,各大米铺的掌柜和伙计齐齐在店内焦急的走着。

尤其是一些外地粮商,更是觉得天都塌了!

他们从别的地方收购粮食,日夜兼程前往临江城,就是想从中捞一笔。

但现在,计划完全落空。

临江城开仓放粮,以一百零五文一斗的价格售卖,并且还封锁了临江城,不让一粒粮食出城。

这对他们简直是天大的打击。

“御史大人这是要我们的命啊!”

有倾家荡产想借机发财的粮商哀嚎。

他们耗费了巨大的成本,运力成本和损耗每天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,在临江城呆的的每一天,全是成本。

若是临江城粮价真降了,无法售粮,返回几十里地,一路也是成本。

那更是净亏!

临江城中心!

一个穿着华衣,脸蛋有些白胖的粮商脸色扭曲,面色一狠。

“七十文的收购价,算上路上的成本,足足到了八十文一斗的成本价,现在卖一斗还能大赚二十五文,再慢一点,倾家荡产!”

“卖!”

“以低于一百零五文的价格,全部抛售!”

随着白胖粮商的当街售卖,百姓全都围了过来。

对他们而言,县衙粮仓都排起了几百米的队伍,不知什么时候能轮到他们。

如果是一样的价格,甚至更便宜一点,那何乐而不为呢?

随着第一个粮商的下场,临江城内的其他粮商也坐不住了。

“狗日的不讲武德,他卖我也卖,我的成本价更低,万一御史大人真的封个十天半个月,不让粮食出城,那我就亏大了,九十三文我也能赚一笔,低价大甩卖!”

“九十三文一斗!”

对老百姓来说,哪边便宜买哪边,而粮商害怕粮价大跳水,尤其是这些外地粮商,更是大肆抛售!

一时间,整个临江城全都沸腾了。

甚至县衙粮仓那边的百姓闻听有更便宜的粮食,也蜂拥而至。

杜江看的目瞪口呆,“大人,这是怎么做到的?”

杜江服了。

他是真的服了。

一切都按照高阳的手段在走。

一大批低于一百零五文一斗的粮食,这根本不怕临江城四大粮商狙击!

县衙完全可以进入市场购买,充实粮仓。

钱赵韩林四大粮商买的全是高价粮!

上官婉儿神色复杂。

她看着运筹帷幄的高阳,内心震撼。

她这一刻,忽然明白了女帝对高阳的看重,他真的不一般!

高阳淡淡笑着,“这些外地粮商风声鹤唳,一旦有风吹草动,必定纷纷售卖!”

“这就是人性!”

“谁都怕卖慢了,谁都怕倾家荡产,而一齐抛售,就会导致粮价快速跳水!”

杜江佩服道,“一刻钟不到,临江城粮价暴跌一百二十文之多,最低到了九十三文一斗,大人的手段,下官叹为观止!”

高阳看着眼前百姓哄抢的画面,不屑道,“九十三文一斗?”

“杜大人太小瞧踩踏效应了,这些外地粮商只是打起降价的第一枪!”

“真正的暴跌,还没开始!”

高阳看向林府的位置,一脸意有所指。

杜江身子一震,诧异道,“大人可是说临江城的大粮商还没兜售?但这绝不可能,钱赵韩林四大粮商一直互通往来,铁板一片,他们不可能抛售!”

“但如今这局面,大人之手段,已经足以给长安一个交代了,下官定会向女帝上奏,为大人请功!”

高阳轻蔑一笑。

定国公府危机重重,他要打开局面,唯有令女帝信任!

崔星河都将清水城粮价压至八十二文一斗了,他的目标又怎会是九十三文一斗?

更是背负了七天的骂名!

“铁板一片?”高阳猛然看向杜江,嗤笑道,“杜大人,你太高看这四大家族了,你且记住一句话,这句话不光是在这大乾天下适用,哪怕过了百年,千年,也同样适用!”

杜江浑身一怔,下意识看向高阳。

只见高阳一字一句的道,

“同生容易,共死难,同富贵容易,共患难难,在这天下,利益之下无朋友,临江城粮价的暴跌,从外地粮商入城,本官开仓放粮后,谁都挡不住!”


身后,陈胜忍不住的好奇道。

“踩踩点,去荣亲王府。”

很快,高阳带着陈胜和几个护卫循着记忆,来到了荣亲王府外的—个酒楼内。

二楼窗外,高阳眺望着荣亲王府邸的正门。

这个角度,可以清晰的看到荣亲王府大门发生的—切。

高天龙那里已经夸下了海口,这荣亲王满门是必须要想办法搞死了。

前世的高阳本就游走在危险的边缘,做局这种东西,风险和收益并存,做成了大赚,被识破了也十分危险。

挨揍都算是轻的,严重的更要进局子,甚至付出性命!

所以,高阳从来都不是心慈手软之人。

这武成敢设计他,他自当报复!

更别说定国公府对他不错,乃是他在这个世界潇洒的本钱,朝堂斗争复杂,这荣亲王府已经率先亮剑,—计不成,必会再次发难。

对于这种安全隐患,高阳觉得,还是先下手为强。

朝堂之争,谁输谁满门皆灭。

“大公子,出来了—群人。”

忽然,陈胜开口说道。

高阳目光看去,只见—个身穿华服,面色桀骜的青年走了出来,他的身后还跟着几个随从。

只是—眼,高阳便能断定,这便是荣亲王之子武成,也是坑原主揭下求贤诏的罪魁祸首。

高阳目光幽冷。

他的运气不错,并没有等多久便见到了武成。

不过倒也正常,古代没有手机,—般的纨绔根本待不住,带着随从欺男霸女,声色犬马这才是他们每日的乐趣所在。

“此人,记住了?”高阳看向陈胜问道。

陈胜点点头,跃跃欲试:“记住了,大人有吩咐?”

若是没有那个试用期,陈胜还没有那么慌,但—听三个月的试用期,这就让陈胜很想表现表现。

“这几日你便盯着荣亲王之子武成,他只要出来,你便跟着,摸清他的生活规律。”

“这—点,应当不是问题吧?”

高阳倒了—杯白水,对陈胜说道。

“大人放心,跟踪,杀人,属下都在水准之上。”

陈胜自信满满,—双目光盯着出府的武成。

高阳有些好奇,“不问问本公子要干嘛?”

陈胜—笑,“身为下人,照做便是,至于其他的不应是属下操心的。”

“再说了,瞧大人这样子,肯定不是要请荣亲王之子吃饭。”

高阳的目光透着满意,这陈胜的悟性和胆识都不错。

若是寻常人听到监视当朝荣亲王之子,只怕都要吓的尿裤子,但陈胜神态自若。

倒的确是个可用之才。

“去吧。”

随着高阳开口,陈胜也是下了酒楼,循着武成离去的方向不着痕迹的混入了人群。

“赵大,你有没有什么蒙汗药之类的?催情类的倒也不错。”高阳目光看向定国府内—名叫赵大的部曲。

赵大—脸尴尬,“大公子,堂堂定国公府哪有这种下三滥的东西。”

“您这是看上了哪家的姑娘,要将其迷晕带走,还是霸王硬上弓?”

高阳脸—黑,“本公子看着就像这么恶毒的人?”

赵大赶忙点头,又迅速摇头。

高阳:“……”

赵大硬着头皮道,“大公子有所不知,自打您朝堂上的戏猴局—出,长安百姓对您畏之如虎。”

“临江城手段,更令商贾闻风丧胆。”

高阳嘴角抽抽,他就说走在长安大街上为何—些百姓看他的眼神不对劲。

“伙计,买单。”高阳喊了—声。

酒楼小厮走来,满脸笑意,“这位客官,—共消费103文。”

高阳—摸身上,有点尴尬。

擦!


清水城。

崔星河负手站在府衙之中,他的手上正拿着一封从长安以最快速度送来的信封。

他的身后则是毕恭毕敬的清水城县令。

清水城县令注视着崔星河的背影,脸上不由得出现一抹激动。

这位崔状元真是神了。

仅仅只是刚到清水城一天,他便用雷霆手段直接令清水城的大粮商齐齐降低了五文钱!

清水城粮价直接从一百文的价格,骤降到了九十五文,随后又是一天,下令开仓放粮,一边收购世面上的粮食,又以九十文一斗的价格,再让粮价下跌五文!

市面上的粮价,稳定到了九十文一斗。

这等手段,简直令清水城县令佩服不已,他可听闻不远处的临江城粮价不仅没有遏制,相反开始疯涨……

崔星河看完手上的信后,他那张俊朗的脸上浮现出一抹不屑。

随后照直出声道,“这临江城的百姓,算是惨了!”

身后,清水城县令好奇问道,“崔御史,这是发生了什么?临江城的百姓为何惨了?”

崔星河回头扫向清水城县令,淡淡道,“定国公之孙高阳到了临江城,他所颁布的第一条命令,便是下令临江城内的四大粮商不得低于一百五十文一斗的价格卖粮!”

“一百五十文一斗?”

“什么?”

清水城县令满脸震惊。

这个价格,足以逼死百姓!

崔星河又自顾自的道,“定国公权势滔天,虽女帝登基,大乾迎来新的洗牌,但不管怎么说,定国公乃三朝元老,他的威望,整个大乾皆知!”

“高阳有着定国公之孙的身份,比我崔氏都要强大,不想着以势压人,强逼贪婪的粮商降价!”

“相反,进一步的抬高粮价,真是糊涂,浪费了这大好的身份。”

崔星河语气不屑。

他想到女帝的安排,只觉得一阵可笑。

他崔星河乃名门之后,大乾力压天下学子的状元。

他的见识,谋略,岂是一个只会玩毒辣招数的废物能比的?

女帝竟将他们许以类似的身份,一个前往临江城,一个前往清水城,这摆明是放在一起比试。

而且相比之下,临江城要更加严重。

但高阳却去了临江城。

这在崔星河的眼里,简直是莫大的耻辱!

高阳一个纨绔,整日在长安流连烟柳之地,他崔星河则一心在翰林院研究治国之道,但在女帝的心中,却更为看重高阳。

这对他整个崔氏的耻辱,更是他崔星河的耻辱!

想到这,崔星河的双眸越发冷冽。

“传本御史的令,告诉这些粮商,不要太贪婪,否则惹怒了本御史,都不好收场!”

“清水城粮价,必须再降八文钱,八十二文一斗,他们依旧能赚,适可而止!”

“若给本御史面子,等本御史回到长安,成为女帝面前的中书舍人,本御史还念这份情,若不给,那便各凭手段,但只怕代价他们受不了!”

清水城县令闻言,一阵吃惊,“崔公子还要再降八文钱?”

如此一来,清水城粮价那就只有八十二文一斗,虽说比先前的五十文一斗,还是高了太多。

但百姓咬咬牙,勒紧裤腰带还是能买得起,最起码不至于是一个饿殍遍地的炼狱画面。

当然,如此大灾之年,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太珍贵,对于没钱的百姓,纵然是降到五十文一斗,还是得饿死!

这在清水城县令的眼中,已经很来之不易了。

崔星河点头,“清水河的粮价,本官暗中调查过,并做了一个统计,柳、田两家大粮商几乎是以五十三文到七十一文的价格大肆屯粮,更别说他们府中还有着去年的陈粮!”

“八十二文一斗,他们依旧有得赚,也不会鱼死网破。”

“为官者,一张一弛,打一棒子给个甜枣,方是治国之道!”

清水城县令敬佩不已。

“崔御史大才,下官代清水城五万多百姓,拜谢崔御史!”

“大乾有崔御史,乃江山社稷之福!”

说完,清水城县令立刻下去传话。

清水城两大粮商听到崔星河的传话后,他们齐齐沉默了。

一面是来自长安崔氏,大乾状元的交好,一面是双方撕破脸,各展手段。

但崔星河又给他们留了一条路。

八十二文的粮价,还能赚一大笔。

在这等博弈之下。

很快,清水城粮价再次下跌!

只不过是以一个缓慢的形态下降,这样能够多赚一些,但对此崔星河并未在意。

骤然降低八文,那会让粮价波动过大,缓慢下跌,两家不仅能更好的控制粮价,还能多赚一些。

做完这一切后,崔星河看向清水城的正北方,眸光带着寒意。

“一边是清水城的骤降十八文,一边是临江城一百五十文一斗,甚至更高的粮价。”

“我崔星河,注定闪耀整个长安!”

崔星河的眸光中带着一股强烈的野心。

“……”

临江城。

县衙外。

愤怒的百姓围满了县衙,他们纷纷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,朝着县衙宣泄。

“一百八十文一斗,这还要我们活吗?”

“大人,草民给您跪下了,求大人法外开恩,快开仓放粮啊,不然我一家老小,真的会活活的饿死啊!”

“今日早就不止一百八十文一斗了,已经突破两百文一斗了,这帮天杀的粮商两百文一斗还不卖!”

“这帮吃人血馒头的畜生,他们迟早遭报应!”

一浪接着一浪的声音,远远的传荡出去,这令县衙内的杜江满脸愁容。

他在县衙内的大堂忍不住的来回踱步,眉宇带着烦躁。

一旁的师爷开口道,“大人,再这样下去,群情激愤之下,只怕难以收场啊!”

杜江步子停下,回头看向师爷,“如今这局面是本官想看到的?”

“御史大人榜文一下,百姓能不怒吗?但本官能有什么办法,本官弹劾的奏折被打了回来,陛下令我等听御史大人的,我能有什么办法!”

师爷也满脸忧愁,面带绝望。

“今日便是第七日,可临江城的粮价不仅没有跌,反而还涨到了两百文一斗,比榜文上的一百五十文一斗,还要贵二十文一斗!”

“百姓存粮见底,县衙又不能开仓放粮,再过几天,民愤席卷之下,必生大乱!”

杜江眉头锁紧,这些他何尝不知。

“高御史人在哪?”杜江双眸带着红血丝的问道。

师爷回道,“应当是在华国寺!”

杜江脸色一变,“又去寺庙了?”

他脸色铁青。

这七日时间,高阳除了下令各大粮商不得低于一百五十文一斗卖粮,除此之外,不是上清水河游玩,就是上寺庙拜佛!

甚至还想要翻修县衙,举办大型赛事活动!

如此放任,临江城粮价能降?

“七日之期已到,本官这就去找高公子,看看他拿命担保的粮价如何降!”

“……”

华国寺外。

这是临江城附近最大的一座寺庙,无数百姓前来供奉,香火旺盛。

在大乾,道家和佛教盛行,两者不分伯仲。

整个大乾,上至达官显贵,下到普通的百姓,烧香拜佛的数不胜数。

高阳上了几炷香之后,便被华国寺主持亲自送了出来。

二人交谈甚欢。

这一幕可让前来找高阳的杜江气的咬牙切齿。

他压根不信佛,在他的心中,若天下真的有漫天神佛,能听到黎民百姓的疾苦。

那这天下,又哪来如此之多的大灾?

漫天神佛,皆是笑话!

等到主持进入寺庙,杜江忍不住的问道,“高御史,足足七天时间过去了!”

“可临江城的粮价不但没有降,相反一路走高,自从您那道旨意一下,粮价快速飙升到一百五十文一斗,不仅如此,还在继续升高,足足两百文一斗了,自从县衙张贴榜文后,县衙外每天都是哀求的百姓!”

“再这样下去,场面必定失控,到时候一切都晚了,您真的不怕吗?”

杜江满是绝望的道。

他本想快速禀告女帝,希望女帝制止他的荒唐行为,但不仅石沉大海,还得到女帝一个照旨行事!

而他也在打探之下,终于得知了高阳的身份。

定国公高天龙之孙,长安著名的纨绔。

这个消息送来后,他瘫软在椅子上一阵绝望,半晌没有回过神。

之后几日,高阳除了严令县衙粮仓不得开仓放粮,便开始了闲逛模式。

要么带着他前去贯穿整个广阳郡的清水河赏景,要么每天上寺庙祈福,和主持攀谈,俨然一个信徒的样子。

临江城附近的十多个寺庙,高阳去了个遍!

眼看七日时间过去,临江城的粮价不但没有降低,相反一路走高,甚至远高于县衙榜文上的一百五十文一斗,达到了恐怖的两百文一斗!

并且,还有攀升的势头。

高阳不仅没有用丝毫手段遏制,相反还要趁此大灾翻修府衙,还想举办大型活动!

因此,纵然明知高阳糊涂,他也忍不住的提醒高阳,希望他想想办法。

再这样下去,临江城一场大乱即将到来!

高阳看向杜江,没有正面回答,只是淡淡的道:“四大粮商这几日有什么动作?”

杜江沉着脸道,“自打县衙张贴榜文后,四大粮商动用了大笔银子,以一百文一斗的价格疯狂扫荡其他小粮商手中的粮食,哪怕是一百五十文一斗都不卖,导致粮价一路走高,现在正屯着粮,等待百姓手中粮食耗尽,继续抬高粮价!”

“这帮人,两百文一斗都不卖!”

高阳脸上露出笑容,目光幽冷,“明日,大肆招工开始翻修府衙,并且,对外张贴出榜文,本官要举办一场盛大的赛龙舟活动!”

“拔得头筹者,可免除商税三年!”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