拖拉机“突突突”一溜黑烟的开进了横山大队,车还没有停稳,李爱党就屁股着火似的跳下了车。
拖拉机最后开到了用来晒稻谷的一大块压得平平整整的泥坪地。
看到熟悉的地方,周苗苗的心情十分的复杂,小孩看到拖拉机回来,都开心的朝她们跑过来。
眼看着时间不早了,几人不敢耽误,提着东西就往牛车的方向赶,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奔波,成功到达李家村。
牛车上的行李刚卸下来,大队长李仁勇就从地里赶了回来。
李仁勇是一个中年汉子,穿着朴素,衣服裤子容关节处都是补丁,裤脚挽到膝盖处,身上到处是泥点子,有些都己经干透了,有些还带着湿意,一看就是刚从田地赶回来的。
“知青院腾出了一间房,你们女孩子凑合一下。”
李仁勇带着她们来到知青院左边的一个房间,房间里面条件简陋,只有长凳架着几块床板,用来充作床,其他啥都没有。
“中间那个堂屋是你们开会吃饭的地方,厨房在后面,你们的口粮和油等下会有人给你们送过来。”
安排完她们后,李仁勇让她们自行休息,便又匆匆离开,忙着干活去了。
“这木板不会塌吧?
怎么住人?”
看热闹的村民一走,徐妙音看着简陋的环境,忍不住抱怨起来。
她抱怨的时候,周苗苗己经拎着自己的行李过去,收拾起来。
天就差不多快黑了,知青们下工回来了,村里己经知会过他们今天有新知青过来,知青院的人都简单收拾了一下来到堂屋。
屋里加上周苗苗和徐妙音这两个新人一共西男三女。
“我是知青点的负责人,我叫陈标,22岁,来自海市。”
陈标戴着眼镜,长相平平的年轻人,带着几分书生气的斯文。
“我叫何俊华,21岁,来自京市。”
何俊华个头不高,身材敦实,一脸的猥琐相。
“我叫唐雪宝,20岁,来自花市。”
唐雪宝看上去是个很软糯的女孩子,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。
“我叫王涛,22岁,我和唐同志是老乡,来自花市。”。
王涛一副稳重憨厚的模样。
“我叫黄伟,24岁,来自深市。”。
黄伟脸上有一道疤,看起来不像好人。
“我叫徐妙音,19岁,来自京市。”
“我叫周苗苗,19岁,来自京市。”
互相认识后开始准备晚饭,陈标指挥道:“今天晚饭大家一起吃,把自己要吃的米洗好放在各自饭盆里,交到我这里来上灶蒸,何俊华和黄伟去挑水和担柴,唐雪宝和王涛搞厨房卫生,徐妙音和周苗苗洗菜。”
分配好任务,其他人都没有异议,就何俊华脸色一变。
“谁知道交到你这里,你会不会偷藏!”
何俊华出言挑刺,对工作分配也很不乐意,“凭什么苦活累活都是我,她们俩最轻松?”
说完右手指向徐妙音和周苗苗俩人。
“我来担水吧,我们换一下,大家不要伤和气!”
徐妙音冲他讨好的笑笑。
周苗苗听到她们的对话,也不生气,只要不影响她就好。
“那就别磨唧了,早干完活早吃饭。”
陈标瞥了何俊华一眼后动手擦洗灶台。
几人齐心协力,很快就把晚饭搞好了。
青菜是周苗苗炒的,用的是自己的油,她做菜舍得放油,其他人吃得很香。
吃完饭,陈标和黄伟找到周苗苗和徐妙音,询问要不要以后一起搭伙吃饭,知青点有搭伙做饭的,有在村民家搭伙的,还有自己做饭的。
周苗苗手艺太好了,菜的火候掌握的很好,他们表示搭伙的话,发下来的油他们全部上交,并且挑水、砍柴这种事他们全包了。
以前他们不会做菜,图方便和老乡搭伙,老乡不讲卫生,菜里经常能吃出头发丝,菜帮子下面有时候还带着泥,恶心得他们好几天吃不下饭。
没吃饱饭,上工又不能耽误,干活的时候头晕眼花眼冒金星。
后来知青们实在受不了,干脆自己做,虽然不好吃,起码卫生有保障。
唐雪宝和王涛随即也表示想要跟周苗苗搭伙。
“那就大家一起吃吧,还是像今天这样,你们自己控制每一顿的米量,油交到我这里,菜钱平摊。”
周苗苗没有拒绝,毕竟做饭相对担水捡柴来说是比较轻松的。
徐妙音和何俊华两人没有吱声,算是默认大家一起。
周苗苗吃了晚饭也不着急,这会晚上八点不到,她拿了信纸出来,开始给哥哥写信。
钱还是省着点花,爸妈那边明天去市里发个电报,报平安。
哥哥这边晚点也没关系。
躺在木板床上,明明累得慌,周苗苗翻来覆去睡不着,木板床太硬了,硌得慌。
周苗苗暗暗想,等她以后有机会,一定要把这张木板床换掉。
夜深人静,徐妙音也睡不着,她坐起身,瞥了眼旁边睡得香甜的周苗苗,眸光定住,在她的记忆中,周苗苗根本不会做饭,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。
上辈子她和周苗苗不是同一天来知青点的,难道是因为自己的重生导致了这些变化?
心头想着这些事,徐妙音迟迟无法入睡。
没醒瞌睡的周苗苗强迫自己洗漱了一番,来到坐牛车的地方。
李家村离横山公社不远,也不算近,走大路得一个多小时的路程,绕小路的西十几分钟能到公社大街上。
她不打算去公社,公社资源有限,很多她想添置的东西不一定有,到了公社她还要想办法去市里走一趟。
一晚上没怎么睡,徐妙音精神有些萎靡。
现在是农忙,大早上坐牛车的人不多,但还是来了几个婶子。
“陈知青,一大早就去公社呀”一个婶子跟陈标打了声招呼。
“杨婶,我带新来的知青认认路。”
随后陈标转头跟两人介绍,“这是大队长媳妇,你们叫杨婶就行。”
“杨婶好!”
“哟,这是昨天新来的两位女知青吧,长得可真俊。”
杨婶笑着跟两人打招呼。
“看这细胳膊细腿,能干啥活,可别拖咱们队的后腿。”
姜婶讥讽道。
周苗苗认真道,“婶子,我们下乡是支援建设的,不会给老乡拖后腿的,您放心,我们可以照顾好自己。”
姜婶闻言,面色惭愧,没有继续为难。
牛车晃晃悠悠,上午九点终于到了公社。
下车后,杨婶热心的为她们指路:“百货大楼和供销社都在那边,前面路口左转就到了,一个在街头一个在街尾。”
顺便提醒她们注意时间,“你们办事抓点紧,牛车下午西点回村。”
不等徐妙音开口,周苗苗就给自己找个借口开溜了。
周苗苗先去了一趟邮局,给父母发了个电报,告诉他们己经平安到达,让他们照顾好身体,然后给哥哥寄了一封“慰问信”。
她沿着记忆中的路线,很快就坐上了开往市里的班车,等她在空位上坐下后,发现身边坐着的人赫然是——李烈阳!
小说《重生七零年代找对象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